【健康、養生心態篇1】

你想不想六七十歲了,還能每個月賺三萬元啊...
今天外出,我順路送老媽回家,半路上她講了一個最近發生的故事:
她已70歲了,有一天她坐公車,身邊也是一位老太太,看起來很健康,已經72歲了,她自誇說:她現在每個月賺三萬元,我老媽就很好奇的問她是做什麼工作這麼好賺。她說工作很輕鬆,只要每個月走來走去就能賺三萬。因為如果不能動了,請個菲傭照顧,一個月就要花三萬,如今她身體健康不需人照顧,還可以到處走動遊山花水的,省下外傭那筆錢,不就每個月都賺三萬了嗎?

談健康、養生
(via:公車來了(東方)繪本)


❤️養生、運動、健康永遠不嫌晚..生命裡有些東西一旦換出去了,就換不回來了!到目前為止,你到底賺了多少錢?讓你放棄了休息,忽略了愛人,遺忘了家人,賠上了健康…

💌現在開始,請對自己好一點!身體只有一個,人生只有一次!

 

【健康、養生心態篇2】

想要健康又養生保健,心態對了很重要!
道理人人都會講,做到的有幾人。

一半+一半=才圓滿,健康,養生

一半+一半=才圓滿 👏
人生,一半糊塗,一半明白
生活,一半回憶,一半繼續
家庭,一半責任,一半包容
感情,一半經營,一半珍惜
夫妻,一半容忍,一半體貼
孩子,一半天賦,一半陪養
父母,一半孝順,一半培伴
朋友,一半真誠,一半走動

 

健康,養生,一輩子最開心的養生活法,就這「二句話」

【健康養生心態篇3】一輩子最開心的養生活法☺️,就這「二句話」

1.當你「不開心」的時候,想想自己還剩下多少日子可以折騰,想明白了,你就再也不會生氣了。

2.當你「煩惱」的時候,想想人生就是減法,見一面少一面,那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?不忘人恩,不念人過,不思人非,不計人怨。

給中年的健康養生語:難得糊塗,凡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


上一輩的人有一句話說的很好:「難得糊塗」。
有了年紀的人,要練習放手,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❤️凡事傻一點、呆一點、笨一點,瞎一點。
睜開眼,看的都是不順眼的事😡就算沒病死沒氣死📉,早晚也會變神經病吧..

2018年最重要的一件事,健康,養生

【健康養生心態篇4】💯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..

不要誇耀你的錢💰,在醫院那就像紙一樣。

不要誇耀你的工作,當你倒下時,會有人馬上接替你的工作。

更不要誇耀你的房子🏠,雙腳一伸你走了,那就是別人的窩。

你唯一可以誇耀的是你的「健康」,當別人都躺在病床上,你還可以走路、曬著太陽、喝著茶,享受健康的生活。

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「請善待自己☺️,平時養生保健很重要,因為零件不好配,價格昂貴還沒貨。」


愛惜身體的第一步,從好習慣做起

▸癌症病人往往都是「好人」?!癌症個性是如何形成的?無力應付..

▸太平常容易乎略的「養生之道」!健康要預防勝於治療..

▸陳懿琳(葉蔻):身心健康的第1步 從擺脫負能量開始..

▸哪些人容易得憂鬱症?大多數人的煩惱都來自於「過度認真努力」..

▸睡眠時身體發出的警訊:流口水,腳拇指疼痛,頻尿多尿,盜汗

▸藏在尿液裡的健康密碼:尿液呈醬油色、像濃茶、泡沫多..

 

【健康養生心態篇5】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
人緣、善緣、惡緣,都是緣
珍惜屬於自己的緣份
好好生活,就能找到幸福
人生最強大的不是「堅持」
而是「放下」

放下怨恨,獲得解脫
放下偏執,變得大度
放下奢求,活得灑脫

因為懂得,所以慈悲
因為慈悲,所以放下
放下執念,獲得自由
在過程中努力,在結果上順其自然!!

 

【健康、養生實踐篇1】 🥦 健康用餐十守則
台灣癌症基金會所提出所謂的「21世紀健康用餐10守則」,綜合營養專家與餐飲業者的經驗..

1. 先吃蔬菜,再吃肉
2. 肉類蛋白,豆類有
3. 蔬菜雜糧,纖維多
4. 菇類蔥蒜,樣樣優
5. 可見脂肪,要say NO
6. 蒸煮清燉,最爽口
7. 少吃煙燻,及燒烤
8. 少碰甜食,不會錯
9. 水分補充,要足夠
10 天天蔬菜,健康多

健康又養生的用餐十守則


【健康及養生實踐篇2】唐朝藥王-孫思邈的簡易健康養生13法(從頭到腳)

👏不需要工具,隨時都可以,每天動一動。
😍很適合坐公車、捷運或看電視、睡前操作..

1.髮常梳(用手按摩頭皮)。防止頭部掉髮,促進新陳代謝

2.頭常搖(頭部向外轉動繞圈)。預防頸椎疾病,放鬆肩膀緊繃

3.臉常洗(搓熱掌心按摩臉部)。促進臉部紅潤,增進頭部循環

4.👀目常運(眼珠向四周轉動轉圈)。雙目靈活,消除疲勞

5.👂耳常鼓(拉耳朵、按摩耳內穴道)。幫助加強聽覺,改善頭昏腦脹

6.齒常叩(上下排牙齒互叩)。助頭腦清醒,防牙齒老化

7.👅漱玉津(舌頭在口內轉動再吞口水)。舌攪內顎津滿,咽下強健腸胃

8.腹常揉(搓熱掌心,順時針按摩肚子)。促進腸胃蠕動,幫助新陳代謝

9.腰常擺(轉動腰部)。固腎氣,防止腰酸背痛

10.攝穀道(提肛運動)。常提肛改善頻尿遺尿

11.膝常扭(微蹲轉動膝蓋)。靈活膝關節,強化腰臀部

12.足常搓(搓熱掌心,按摩腳底)。補精氣降血壓,治頭痛助睡眠

13.腿常走(散步)。增加心肺功能,促進氣血循環

16bddb8e2af23bb272658c4f2b56931b_s.jpg

【健康及養生實踐篇3】老祖宗的健康養生謁語

夏不睡石,秋不睡板。
春不露臍,冬不蒙頭。

白天多動,夜裡少夢。
睡前洗腳,勝吃補藥。

晚上開窗,一覺都香。
貪涼失蓋,不病才怪。
早睡早起,神爽氣,貪房貪睡,添病減歲。
……
一天吃一頭豬🐖,不如床上打呼嚕。
三天吃一隻羊🐏,不如洗腳再床。

枕頭不選對,越睡人越累。
先睡心,後睡人,睡覺睡出大美人。
(睡前30分鐘不打電腦💻、看手機📱,讓心、頭腦放鬆..)

頭對風,暖烘烘;腳對風,請郎中。
睡覺莫睡巷,最毒是穿堂風。
睡覺不點燈,早起頭不暈。
要想人睡得輕鬆,切莫腳朝西來頭朝東。
(口訣:日出東方,頭不要背著太陽☀️)

 

【健康及養生實踐篇4】長壽飲食9點秘訣

1.少一點量
2.質好一點
3.蔬菜多一點
4.品種雜一點
5.菜要淡一點
6.食物熱一點
7.吃得慢一點
8.早餐好一點
9.晚餐少一點


健康早知道..
別吃反而吃更多!如何吃的更健康?把「別吃什麼」,改成「吃什麼」..

味噌養生篇:日本人的長壽飲食祕訣*花錢看醫生,不如花錢買味噌!

陳月卿的6點健康飲食改革!醫院只能救命,飲食革命得靠自己..《他的癌細胞消失了》


【健康及養生實踐篇5】

五臟養生要順應四季,配合五色飲食,還需對應飲食中的「五味」

🔔【春養肝】中醫認為,春屬木,其氣溫,通於肝,風邪當令,為四季之首。春天是人體的生理功能、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。春季養生,尤其要注重對於肝臟的保養。中醫認為,肝臟具有藏血之功。《素問 五臟生成》云:「故人臥血歸於肝,肝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。」如果肝血不足,易出現兩目乾澀,造成視物昏花、肌肉拘攣等症狀。因此,養肝補血,是春季養生的重中之重。春季養肝藥膳,常用食材有豬肝、帶魚、桑葚、菠菜等;常用的藥材有紅棗、枸杞、女貞子等。

(五色飲食)綠色護肝▸現代醫學發現,綠色藥材和食物是人體的「清道夫」,其所含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幫助體內毒素排出,更好的保護肝臟,還可明目,對老年人眼乾、眼痛、視力減退等症狀,都有很好的食療功效,如桑葉、菠菜。中醫認為,綠色(含青色和藍色)入肝,多食綠色食物具有舒肝強肝的作用。另外,五行中青綠克黃,所以綠色食物還能調節脾胃消化吸收功能。綠色食材有桑葉、枸杞葉、菠菜、苦瓜、綠豆、綠花椰、芹菜、青江菜等。

(五味飲食)酸味入肝▸酸味藥材大多有收斂固澀的作用,可增強肝臟的功能,提高鈣、磷的吸收。此外,經常食用酸味食品還可促進血液循環,調節新陳代謝,防止動脈硬化、高血壓病的發生,還能治療食積、消化不良、腹瀉等疾病。酸味食物還可用在烹調中,能提味增鮮,並具有爽口、解膩、去腥、助消化及消毒的作用。代表藥材和食材有五味子、浮小麥、吳茱萸、馬齒莧、佛手、山楂、烏梅、荔枝、葡萄、橄欖、枇杷等。

五臟養生要順應四季,配合五色飲食,還需對應飲食中的「五味」



🔔【夏養心】夏屬火,其氣熱,通於心,暑邪當令。這一時期的天氣往往比較炎熱,人們很容易耗氣傷津,脾胃功能在這個時候也趨於減弱,食欲普遍降低。夏季養生宜選用清暑利濕、益氣生津、清淡平和的食物;要儘量避免難以消化的食物,也不要過飽或者過饑;夏季炎熱,但不宜過多食用生冷及冰鎮的飲料和食物,以免損傷脾陽;同樣,夏季也不宜食用熱性食物,以免助熱生火。夏季心陽旺盛,容易耗傷心陰,故夏季應滋養心陰,可常食麥冬、金銀花、薄荷、綠豆、薏米、鯽魚等。

(五色飲食)紅色養心▸紅色食品是指外表呈紅色的果蔬和「紅肉」類。紅色果蔬包括紅辣椒、蕃茄、紅棗、山楂、草莓、蘋果等,紅色果蔬含有糖和多種維生素,尤其富含維生素C。「紅肉」指牛肉、豬肉、羊肉及其製品。現代醫學發現,紅色食物中富含蕃茄紅素、胡蘿蔔素、氨基酸及鐵、鋅、鈣等礦物質,能提高人體免疫力,有抗自由基、抑制癌細胞的作用。按照中醫五行學說,紅色為火、為陽,故紅色食物進入人體後可入心、入血,大多具有益氣補血和促進血液、淋巴液生成的作用。

(五味飲食)苦味入心▸苦味食品可燥濕、清熱解毒、瀉火通便、利尿。營養學家認為,苦味食品含有的氨基酸,可促進胃酸分泌,增加食欲。此外,苦味在食品安全中含有的茶鹼和咖啡因,食用後能醒腦,消除大腦疲勞,恢復精力。苦味藥材和食材有清熱瀉火、除濕利尿的作用,與心對應,可增強心的功能,多用於治療濕熱症,但食用過量也會導致消化不良。代表藥材和食材有絞股藍、白芍、骨碎補、槐花、決明子、柴胡、苦瓜、綠茶、青果等。

(五色飲食)黃色健脾▸黃色食物富含維生素C,可抗氧化、提高免疫力;維生素D可促進鈣、磷的吸收,可有效預防老年人骨質疏鬆症。黃色藥材如黃芪是民間常用的補氣食物,氣虛體質的老人適宜食用。黃色食物代表藥材和食材有玉米、黃豆、檸檬、木瓜、柑橘、香蕉、蛋黃等。

(五味飲食)甘味入脾▸中醫認為,甜味入脾,有補養氣血、健脾、補虛扶正的作用。在飲食中,甜味可有去苦、去腥、矯味的作用。甘味藥材和食材具有補益和中、緩急的作用,可以補充氣血、緩解肌肉緊張和疲勞,也能中和毒性、解毒,多用於滋補強壯、緩解因風寒引起的痙攣、抽搐、疼痛,適用於虛症、痛症。代表藥材和食材有丹參、沙參、黃精、百合、蓮藕、茄子、蘿蔔、絲瓜等。



🔔【秋養肺】秋屬金,其氣燥,通於肺,燥邪當令,燥邪為病的主要病理特點是:燥易傷肺、燥勝則乾。秋季飲食養生要滋潤平補,以健脾清肺為主,以清潤甘酸為大法,寒涼調配為要。秋季氣候涼爽,五臟歸肺,不宜過量食用炸、燻、烤、煎煮等食物。秋季藥膳清肺潤燥,常用的藥材、食材有天冬、桔梗、銀耳、菊花、梨、木瓜等。

(五色飲食)白色潤肺▸現代醫學發現,白色食物中的米、麵富含碳水化合物,是人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能量之源。白色蔬果富含膳食纖維,能夠潤肺,提高免疫力;白肉富含優質蛋白;豆腐、牛奶富含鈣質;白果有滋養、固腎、補肺之功,適宜肺虛咳嗽和老人肺氣虛弱體質的哮喘;百合有補肺潤肺的功效,肺虛乾咳久咳,或痰中帶血的老年人,非常適宜食用。白色在五行中屬金,入肺,偏重於益氣行氣。大多數白色食物,如牛奶、大米和雞、魚類等,蛋白質成分都較豐富,既能消除疲勞,又可促進康復。

(五味飲食)辛味入肺▸辛入肺,可發散、行氣、活血,能刺激胃腸蠕動、增加消化液的分泌。辛味藥材和食材有宣發、發散、行血氣、通血脈的作用,可促進腸胃蠕動,促進血液循環,適用於表症、氣血阻滯或風寒濕邪等但過量會使肺氣過盛,患痔瘡、便秘的老年人要少吃。代表藥材和食材有紅花、川芎、紫蘇、藿香、肉桂、蔥、大蒜、洋蔥、辣椒、花椒、韭菜等。



🔔【冬養腎】冬屬水,其氣寒,通於腎,寒邪當令,易傷陽氣。中醫認為,「腎元蟄藏」,即腎為封藏之本。而腎主藏精,腎精秘藏,則使人精神健康,若腎精外泄,則容易被邪氣侵入而致疾病。古語云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意思是說,冬季沒有做好「精藏於內」,到春天會因腎虛而影響機體的免疫力,使人容易生病。這一時期,人體陽氣偏虛,陰寒偏盛,陰精內藏,脾胃功能較為強健,故冬季飲食養生宜溫補助陽,補腎益精。這時候,人體的生理功能趨於潛藏沉靜之態,在飲食養生方面應該突出兩個方面,一是需要注意通過膳食攝入高熱量食物,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;二是預防維生素缺乏症,因為冬季的新鮮水果、蔬菜比較少,應該適當進補。冬季藥膳養腎藏精,常用的藥材、食材有熟地黃、神曲、黑豆、香菜、白蘿蔔等。

(五色飲食)黑色固腎▸現代醫學發現,黑色食品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及豐富的微量元素、維生素和亞油酸等營養素,可養血補腎,改善虛弱體質,同時還能提高機體的自癒能力。五行中黑色主水,入腎,因此,常食黑色食物能補腎。研究發現,黑米、黑芝麻、黑豆、黑木耳、海帶、烏雞、紫菜等黑色食物的營養保健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,它們可明顯減少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生,對流感、氣管炎、咳嗽、慢性肝炎、腎病、貧血、脫髮、早白頭等均有很好的療效。

(五味飲食)鹹味入腎▸鹹味入腎,能軟堅潤下,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壓平衡的作用,在嘔吐、腹瀉及大汗後,補充適量淡鹽水,可防止體內電解質失衡。鹹味藥材和食材具有通便補腎、補益陰血、軟化體內酸性腫塊等多種作用,常用於治療熱結便秘等症狀。當發生嘔吐、腹瀉不止時,適當補充些淡鹽水可有效防止發生虛脫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有心臟病、腎臟病、高血壓病的老年人不能多吃鹹味食物。鹹味食物代表藥材和食材有蛤蚧、鹿茸、龜甲、海帶、海藻、海參、蛤蜊等。

(編取自 中醫體質養生隨身查 一書 /作者:胡維勤 /金塊文化 /本文經 博客來 授權刊載)


為何「長期吃素」的人,該補充「維他命B12」?

原來我們80%都在吃酸性食物!一窺酸、鹼性食物一覽表..《全食物救命奇蹟》

16小時間歇性斷食:餓一下反而更健康..《靜心 淨心》

為什麼是我?比生病(癌症)更重要的是:癌症讓我學到了..

吃進健康又養生!中醫師最愛這5種養生食物,越吃越年輕..


檸檬水6大好處?!檸檬水怎麼喝?不宜久放、帶皮切片營養最多..

[喝水你喝對了嗎?]譚敦慈的安心喝水守則:晨起喝水防便祕、飲料無法取代水…《譚敦慈的安心廚房食典》

免費~免費~免費6項政府提供的健康檢查!很重要說3次,40歲以上的福利-免費健檢

吃益生菌前你應該要知道的事㊙益生菌何時吃,功效,種類,推薦..

 

✨點此加入Telegram好友✨https://t.me/lovefree365

18485.jpg

以上內容由粉絲提供、生活情報讚彙整..

為何健康、養生保健很重要?很多人默默在做但沒有告訴你的事..談健康、養生0210

arrow
arrow

    莊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